星火驿站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 党务工作 > 星火驿站 > 正文

《马克思靠谱》:马克思是个90后

作者:时间:2017-04-28 00:00点击量:

小编推荐:《马克思靠谱》的受众定位主要是80后、90后的年轻人。本书秉承着不枯燥、不戏说的原则,精心策划、精准传播,紧紧抓住年轻人的语言风格和接受特点,让马克思说起中国话、家常话,也让学生们听得懂、听得进去,颇具创新性的尝试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、多彩的、依然“活”着的马克思,让读者切实感受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可爱、可亲、可信、可敬、可用。

他的偶像是普罗米修斯,他十七岁时曾写下“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”的万丈豪情,有人质疑这不过是高调,他却用尽一生将高调诠释成高尚。

他的姨父是大名鼎鼎的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,他的妻兄是普鲁士政府的大臣,他却丝毫没有借东风之力升官发财,倒是经常喝西北风:一辈子四处流亡,经济上拆东墙补西墙、捉襟见肘。他不为了钱,不为了权,为了信仰一往无前。他难受过,但他从未怀疑过。他也是个凡人,他曾跟朋友抱怨:“你知道我不是个热衷声誉的人,但世人把我看成一无是处,还是会让我感到心灰意冷”,但他却超越凡人,些许嗟叹之后,他立刻重整旗鼓,义无反顾:“面对我们的骨灰,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。”

——摘编自《马克思靠谱》

“90后”青年马克思

《马克思靠谱》之所以靠谱,在于其将理论思想史的宏大叙事与人物传记的个体叙事巧妙融合。不同于以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“平铺直叙”的传统风格,该书采用了更为新颖的立体式写作手法——将个体叙事这条“明线”与宏大叙事这条“暗线”紧密缝合。

在“知性”表象层面,它回顾了马克思从年轻时的青春飞扬、意气风发到晚年的笔耕不辍、战斗不止;见证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的青出于蓝及其与恩格斯的情义无双;目睹了他在人生磨砺中的几多颠沛流离、几番华丽转身。借助于这种人物传记的刻画笔力,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马克思,不再仅仅是一个幽灵般的“革命鼓动者”,而是一位有血有肉有灵魂且有着多重身份的“90后”。

正如书中所言,“思想与生活在这里交融,严肃与诗意在这里喷薄,不再云山雾罩,不再高冷莫测”。正是通过生动灵活的个体叙事方式,巧妙去除了以往空泛论道的标签,同时也为宏大叙事的深度演绎开辟了道路。这也就意味着,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如何完成哲学世界观的两次重要转变、如何在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中进行理论的验证和发展,以及如何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等命题,我们不再沿用原先那种枯燥乏味的外部灌输式方法,而是将其放置于具有内生性的“场域”中来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。